_0
_1
_2

  

  敖东中心小学篮球队队员在训练。

  □融媒体记者 冯荣/文 陈澜清/摄

  初冬来临,尽管天气开始变冷,平潭敖东中心小学的篮球场上,校篮球队队员们挥汗如雨,释放着活力与热情,他们正在积极备战即将开始的2023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福建赛区·平潭站比赛。

  这不是首次备战,他们肩负着“守擂”的使命。原来,前几个月,他们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们以四场全胜的骄人成绩,在第十二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中勇夺A组冠军,这对平潭乡村小学来说,是载入史册的一次突破。

  平潭敖东中心小学孩子们对篮球保持着无比的热爱和执着。十年历练,平潭敖东中心小学校篮球队从一支零基础的篮球“菜鸟队”,蜕变成为“实验区冠军队”,最后站上“全国冠军”的领奖台,上演了现实版“灌篮高手”。本期,让我们一起聆听乡村教师和篮球少年的梦想故事。

  3名体育老师起步 男篮冠军横空出世

  近日,记者走进平潭敖东中心小学,看见篮球场上,学生们拍着篮球,进行基本训练。一个简易的塑胶场地,四个孤零零的篮球架,就是平潭敖东中心小学篮球教学的全部“硬件”。

  平潭敖东中心小学副校长林性利,来到这所学校30多年,一直分管体育教育工作,说起学校的篮球历史,满是感慨。他说:“我刚来这里的时候,学校压根没有篮球场,地上全是土。2012年,学校被选为平潭第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。借此机会,学校将发展篮球特色教育正式提上了日程,开设了两个篮球兴趣班。”

  据介绍,篮球兴趣班刚开设,就有100多名学生争先报名。当时3名体育教师从篮球兴趣班里,挖掘了12名有篮球天赋的学生,准备打造平潭敖东中心小学首届校篮球队。就在组队时,有的学生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业,不让其加入。于是,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就努力做家长的思想工作,还安排了专车接送、分发点心补充营养、调整训练时间……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,2014年,第一支校篮球队终于组建起来了。

  次年,这支初出茅庐的篮球队参加了实验区举办的“关工杯”小学篮球赛,竟勇夺当年的冠军。“比赛夺冠,给了我们极大自信心。当时学生规模、校园环境和城区学校相比,都差太多了,孩子们确实很争气。”林性利欣慰地说。据他回忆,当时一只篮球、两个篮板,就组成全校仅有的篮球训练装备,训练场就是操场上那片泥泞的土地。冰冷的泥地,让没有专业篮球鞋的学生们吃尽苦头,泥地容易积水,一旦遇到雨天就无法训练,摔伤、擦伤更是一种常态。而这样的训练状态,足足维持了两年之久。

  “随着平潭对教育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,学校有了专项经费,实现了全校学生人手一球,还建设了篮球水泥训练场,让学生们在训练时,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天气因素的干扰。”林性利说。

  10年倾注球队“灌篮高手”出圈

  平潭敖东中心小学的篮球教育,离不开最早一批乡村教师的坚守。

  校篮球队自成立以来,有一位教练一直陪伴着学生们成长,他就是林雨。教龄29年的他,是目前学校资历最老的体育教师。

  “曾经乡村学生对于篮球的渴望以及资源匮乏的无奈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”林雨说,后来,他发现,学生弹跳力、耐力都不错,于是有了组建校篮球队想法,为乡村学生打开一扇新的梦想之窗。

  虽然他是专职体育教师,却不是篮球科班出身。为了让队员们快速成长,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球队上,凭着这份热爱与执着,他一边学,一边指导学生们练习篮球技艺,日复一日,坚守了10年。

  很多时候,林雨会碰上打球兴趣浓厚但零基础的学生,他就从最基本的篮球知识和动作教起,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,从速度、技术、基本功上抓提升。他的严要求,让不少学生在训练时累到哭。他会鼓励学生,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站起来。

  “每次学生训练后,我都会研究当天训练存在的问题,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。篮球运动很考验学生的体能和基本功,只有基本功练好,才是制胜的法宝。”林雨说。

  在篮球战术上,林雨的秘诀是讲究精益求精。一个配合往往要练几十遍、上百遍,一直练到达到要求为止。为了缓解训练时的单调和枯燥,他还会利用休息间隙,与学生们聊天,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。

  凭借学生坚强的毅力、教师的专业指导以及众多部门的热心帮助,这支乡村小学的篮球队伍日益成型,渐渐“打”出了名堂,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。时间更迭,学校的篮球队伍逐渐壮大。据林性利介绍,为了让篮球队长效发展,学校采取梯队培养建设,并保证训练时间和效果,为各项赛事做足准备。

  “10后”的学生薛琳烨是平潭敖东中心小学的上一届篮球队队长,暑假时与队员一起参加第十二届“姚基金”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,并作为冠军队伍代表受邀参加篮球季中慈善表演赛,通过选拔参加技巧挑战赛获得冠军。如今,他是福建师大平潭附中的一名初中生,也是学校球队的队员。曾经属于他们的球场,已换了一批新鲜面孔,但他有空就会回来,向教师请教,和学弟学妹们打一场友谊赛。

  “因为小学篮球队让我对篮球产生了兴趣,并有了成为像易建联一样的篮球运动员的梦想。虽然已经步入初中,但篮球仍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我会朝着这个梦想继续努力。”薛琳烨说。

  “95后”老师接力 勇创“篮球品牌校”

  随着时间流逝,在校园里,一到课间操,学生们就抱着篮球,欢快地做起篮球操。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篮球运动,给他们心中也埋下了篮球梦想的种子。

  聊起学校篮球运动,来自六年(2)班学生林闽渝眼里泛光。“4岁时,就对篮球饶有兴趣,但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系统训练,直到学校有了篮球教育特色,让我的篮球技术得到了提高,顺利加入了篮球队。”林闽渝说,每当孤单时,就会到球场打篮球,因为篮球会让人变得快乐,也让我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性。

  篮球教育成为平潭敖东小学中心的亮点,更是吸引了年轻一代的体育教师慕名而来。1995年出生的卢大飞,是学校里最年轻的体育老师。大学毕业,他没有选择奔赴繁华的大城市,而是来到了这所乡村小学,踏踏实实地教起了篮球,这里的篮球氛围,让他一待就是5年。

  “这里的篮球氛围很好,非常吸引我,在这些孩子们身上,我看到了年轻一代为实现篮球梦,顽强拼搏的精神。”卢大飞说,作为老师,每年都能发现一些好苗子,看着孩子们热爱篮球、有更大的平台展示自己,我就很有成就感。

  寒来暑往,关于篮球的热血回忆一直在延续。在这里,输赢变得没有那么重要,梦想更值得被尊重。

  “篮球运动不仅需要经费的支持,更需要人才的支撑。面对学校生源逐年下降,学生基数快速减少的现实,要想保持篮球运动的优势,那就得付出超过别人数倍的努力。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都有着‘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’的勇气和毅力,从不放弃。相信只要心中有梦,脚下就会有路!”平潭敖东中心小学校长周斌说。